画家刘菁华
用眼睛观察美,用心灵感受美,用画笔表现美。
艺术与时代的融合
PART
1
画家刘菁华在武当山创作
画原:现在社会上对于艺术家这个群体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觉得艺术家是一个很高大上的存在,有的又认为艺术家就是做一些看不懂的东西,对社会和经济没什么实际贡献,那您是如何看待这种声音呢?
刘菁华:艺术家和其他职业在绝大多数层面都是一样的,既不神秘也不高级。
如果非要说艺术家有些特别之处,我觉得可能是有关于劳动的本质。
马克思在劳动异化理论中指出劳动异化包括:一,劳动者同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劳动产品虽由劳动者创造,不但不为劳动者所拥有反而成为支配劳动者的一个异己的力量;二,劳动本身的异化——劳动对人来讲成了一种外在的东西,是谋生的而不是乐生的,是手段性的而不是目的性的。
我认为劳动异化现在出现了新的动向——劳动的心理异化,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分工不断变细,我们绝大多数职业,都无法直接产生劳动产品,比如流水线上的工人只需要完成一道工序、互联网大厂员工只负责自己的那一部分(产品、研发、市场等)、医生只负责自己科室范围内的诊疗(一个病人的治疗需要多科室合作),还有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等等,每个人都无法直接看到自己的劳动最终转化为成果。这就带来一个非常大的心理问题:对劳动本身的价值迷失。从前几年的富士康13连跳到最近的比亚迪3连跳,固然这些年轻人选择轻生有复杂的因素,但我想,他们在流水线上的劳动和最终成果之间的显性链条缺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而艺术家这个职业很幸运,经常能够完成一件作品从头到尾的劳动,能够掌控作品的过程和结果,能够看到劳动的直接成果,从而享受劳动带来的极大快乐。这就是艺术家这个职业非常独特的地方。
这种独特性也是现代社会一般职业普遍难以做到的,唯有稀缺的东西方显珍贵,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当代社会对于艺术品的追求和价值肯定,我想这应该也是原因之一吧。
PART
2
刘菁华 | 漓江渔翁 | 76.5cm X103cm | 2021年
画原:听说您最近一直在创作“漓江渔翁”系列,据我所知很多画家都曾经画过桂林山水,您为什么还想画这个主题呢?不担心给人重复的感觉吗?
刘菁华:确实如你所说,有很多大画家都画过桂林山水,像徐悲鸿、吴冠中、白雪石等大师,而且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
西方有句谚语: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中国的文化中也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表达。
我对“画什么”这件事情,有一个自己的门槛——夜深人静已经睡下的时候,思考和情感能让我披衣而起,连夜奋笔。至于这个对象是不是被别人画过,不是我关注的重点。我创作漓江渔翁就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
我出生在桂林,家乡的山、水、人物,对我来说是刻在脑海深处的,一开始只是些唯美的画面,后来慢慢去感悟围绕着漓江的人文和生态,最近两年因为新冠疫情等黑天鹅事件频发,你会发现看似繁华先进的城市,其实是非常脆弱的。从武汉到长春,从深圳到上海再到北京,当现代化程度极高的都市被按下暂停键之后,吃喝拉撒、看病吃药、下楼遛弯这些平常都不会占用你脑海容量的琐事,却变成了莫大的人间疾苦,这些现象更加促使我去思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
我对于漓江渔翁的思考,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一、漓江渔翁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古老而悠久。
众所周知,人类的渔猎生活远比农耕生活来得久远。人类驯化农作物也就短短一万年的历史,而渔猎是伴随着整个人类进化史的。在几十万年前的原始社会,鱼就已经成为那时候人类的捕猎对象,并且把鱼作为食物。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打渔这个行当,一直伴随着江河流淌而生生不息。
二、漓江渔翁作为一种人生的意境,更有着无尽的魅力。
中国文人的普遍理想---进则出仕入相,退则归隐山水,而荡舟于五湖四海,摇橹行江河溪流,其飘逸灵动之风,自然比耕读更易俘获文人之心。
一叶轻舟,几只鸬鹚,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手臂挥洒之间,一张轻柔的大网缓缓沉入江中,待得半晌,收网之际,几尾跳跃的鲜鱼便是一顿鲜美的大餐。烟波钓徒诗曰:桃花流水鳜鱼肥,便是此景吧。
三、漓江渔翁的生态模式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是极好的示范。
漓江两岸,依水而建的村落,伴水渔猎的生活,一舟一人一网。
没有对自然的肆意破坏,没有对江河的疯狂索取,没有对生态的严重污染。
漓江的渔翁们没有因为漓江的物产丰富就过量捕捞,没有为了追求所谓的财富就涸泽而渔,这样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既朴素本真,又长期可持续,是人与自然完美和谐的代表。
举个我们身边的例子:现在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打着环保旗号的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成了政治正确,在高昂的油价面前,似乎电动车的使用成本也大为降低。然而电动汽车的电池处理和伴生污染,将来又是一个巨大的环境问题。我相信在可见的未来,更清洁的氢能(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一定会取代电池成为人类汽车能源的主要来源。但资本的贪婪和人类无止境的消费欲望都等不到更清洁的能源出现,在这样的当下我们仔细观察、思考漓江渔翁就有着更为深刻的现实警示意义。
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地惩罚也是无情的。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我想,漓江渔翁这样的一幅画面,给我们现代人最大的启示就是---人活着的终极意义,是追寻人和自然的和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仅说的是山山水水,更是指与山水和谐共生的人类。
这就是我创作漓江渔翁系列的本心。
PART
3
刘菁华 | 超越 | 130cm X300cm | 2021年
画原:您最近成功拍卖了油画作品——“超越”,受到很多藏家的喜爱,我有幸看过原作,确实非常震撼,您当初创作这幅作品的灵感来自哪里?为什么起名“超越”呢?
刘菁华:这幅画是去年画的,当时北京正紧锣密鼓地筹办首届在中国举办的2022冬奥会,我个人非常喜欢滑雪,每一次在雪道上的俯冲都能感受到滑雪带来的速度和激情,当我看到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雄伟奇骏,立刻就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高山滑雪一向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个人爱好+项目魅力,我就定了这个主题。
回到“超越”这个名字,我当时赋予了她三层涵义:
第一,冬奥健儿们在如此险峻的赛道上呼啸而下,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第二,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中国健儿定会神勇发挥,超越历届冬奥成绩,继东京夏季奥运会后,再创辉煌;
第三,在世界新冠疫情肆虐、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之时举办冬奥会,更是对国家形象、国家实力的一种超越,此次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冬奥会胜利闭幕,回头再看这三层涵义,应当说全部都实现了,令人欣慰。
PART
4
刘菁华 | 守望 | 130cm X97cm | 2022年
画原:非常感谢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访问,最后一个问题,看到您正在创作的这幅作品,从画面看就很有趣,您能简单谈谈吗?
刘菁华:这幅画是前不久我们去兴安县蕉江乡太白地村的时候,真实发生的一幕。
也许是从小画画的原因,我走到哪里都喜欢观察,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面貌改变非常大,尤其是城市。
但是我们高速发展了几十年之后,现在你会看到,走百城如走一城,看一城如看百城,城市都长成了一个样子,除了摩天大楼就是高楼林立的居民区。人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纸面上的数字财富可能是增长了,但幸福感却越来越少。
罗素说:须知参差百态,乃是幸福之本源(To be without some of the things you wan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happiness)。世界本就是多姿多彩的,也应该是百花齐放的。只是我们这些年一切向钱看的扭曲价值观导致大量的城市失去了原本的特色。我们住一样的混凝土房子、修一样宽宽的马路、开一样的铁壳汽车、看一样的手机娱乐、吃一样的餐厅和外卖,这种失去了多样性的人生,根本谈不上幸福。人们为什么喜欢旅行呢?因为我们能看到不一样的景色,感受不一样的文化,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而我们很多的乡村、小镇,还依然保留着生态的多样性,山谷、溪水、农事、牧人。这恐怕也是一到节假日,古镇、古村、古城、农家乐就人满为患的原因,人们纷纷离开城市的钢铁牢笼,来到环境、生态、生物多样性的乡村和山间,追寻幸福的味道。
基于这些观察和思考,我策划了一个大型艺术公益活动“寻根乡村——艺术家走进村落双百计划”,旨在推动一百名以上的艺术家、走进一百座村落,从艺术和人文的角度去描绘乡村之美,聆听农耕之韵,追溯中华之本。运用艺术家发现美、描绘美、传播美的能量,让艺术家群体和艺术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贡献一份力量。
桂林兴安县太白地村就是我们这个公益活动的起点,具体的细节你可以看一下公众号的上一篇文章“艺术与乡村振兴---太白地村考察”,其中一张照片就是这幅画的来源。
画原:好的,非常感谢您的热情接待(罗汉果茶真是又香又甜啊),不多打扰您的创作了,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和您交流!
刘菁华:太客气了,谢谢你的访问,祝你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