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能简要介绍一下自己和您的背景吗?作为 GSP 的合伙人,您在艺术领域的背景如何影响公司战略的制定?
• 我的教育背景是上海戏剧学院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伦敦,但因个人事业的发展需求,我需要频繁往返于上海、伦敦、东京和纽约等地。后来,我通过英国的全球人才签证稳定定居于伦敦,继续从事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学习、创作与工作这三个部分始终交织在一起,多个身份与深耕经验是我个人发展的基础。作为 GSP 的合伙人、艺术条线的负责人,我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尽管全球艺术方向的升学人数在逐年增长,相比其他更大众的学科,艺术依然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因此,要推动这一产品线的战略发展,必须有一位具备专业权威性、多元背景和成熟经验的人来领导。我希望能带领 GSP 打造一条专业、负责、平台化和社群化的艺术教育产品线,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关注市场和行业的变化,更加关注学生和家庭的需求,最终将 GSP 塑造成艺术教育行业的“宜家”。
2. 作为艺术家、教育领域专家,同时也是 Art Council 背书的全球人才,您认为这些身份如何为 GSP 艺术条线的发展带来影响?对学生和家长而言,这有何特殊意义?
• 这些身份对 GSP 艺术条线的最大影响在于品牌的可持续性和调性。一个人的身份、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塑造了我的视野与价值观,这也直接影响着品牌的调性与产品属性,最终决定了公司发展的方向。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GSP 艺术条线的产品和服务是由一位拥有相似求学经历、成长为领域内专家,并且具备深厚教育行业经验的领导者设计的。这使得我们的产品更能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困境,并且我们站在艺术领域的前沿,具备扎实的执行力,能够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希望学生和家长能从中感受到我们产品的专业性、亲和力与可靠性。
3. 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GSP,并且说说 GSP 在艺术教育和留学规划方面与其他公司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
• 在艺术教育中,升学服务是目前需求最大的一部分,因此它也是大多数机构关注的重点。然而,许多机构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去设计和搭建服务。比如某些大型中介机构,它们的核心业务是利用品牌影响力吸引客户,但学生和家长在面对这些公司时,往往感到自己的声音难以被听到。中小型机构则依赖于低价竞争,但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服务质量下降,工作量超负荷,甚至有些个人工作室或辅导机构缺乏管理和品控,且服务质量没有保障。这些问题都根源于艺术留学市场仍停留在“售卖信息差”与“文书中介”的传统思维中。相比之下,GSP 并不把自己定义为“文书中介”,而是作为艺术教育整体服务的提供者。我们不只是提供文书服务,我们注重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从规划、课程到文书的准备,都形成一个连贯的服务流程,真正做到个性化和专业化。
4. 您认为艺术留学/艺术游学的困境是什么?这个领域为什么需要被迭代?GSP 是如何做的?
• 我认为困境在于,时代在进步,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升学逻辑也在发生变化,但依旧缺乏一个能够真正站在学生和家长角度考虑的专业产品。许多机构仍然未能紧跟时代步伐,导致了市场上充斥着过时的产品和服务。GSP 的做法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我们致力于推出“真实”的产品与服务,我们不会单纯依赖传统的服务模式,而是通过合理的规划、细致的课程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从根本上解决困境。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文书润色”,而是全方位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的申请指导。
5. GSP 是如何利用其全球化资源为学生提供独特的机会?这一点对家长和学生来说有何实际意义?学生和家长还可以期待什么?
• 比如说,学生小红最初计划申请英国的艺术实践类 PhD 和美国的艺术理论类PhD。她首先选择了机构 A,但机构 A 只提供了针对香港艺术史的辅导,而小红需要的是美国当代艺术理论的指导。她还发现,机构 A 的辅导老师并不专业,沟通效率低下,导致了整个申请过程的多次延误。通过 GSP,学生能够获得专门的艺术方向辅导,真正做到跨地区、跨学科的综合支持。我们不仅提供专业的建议,还会根据不同国家的申请需求量身定制具体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内取得最佳的申请结果。
6. 您认为 GSP 与学生/学生家长的关系是什么?
• 我认为 GSP 与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应该是开源平台与合作伙伴的关系,而非简单的客户与提供者的关系。我们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帮助他们成就自己的未来,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够与我们共同成长,共创美好未来。
7. 您对 GSP 在艺术教育和留学服务方面的目标和愿景是什么?您希望如何通过个人经验引领 GSP 在艺术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长期发展的平台,成为艺术教育和艺术升学的引导者。我希望 GSP 像“宜家”一样,为艺术教育行业打造优质产品,培养良好的品牌口碑,并形成富有活力的社群文化。我希望家长和学生不仅仅是我们的客户,更是我们共同成长的伙伴。未来,我将继续把我的经验、资源与热情投入到 GSP 的创新与发展中,带领 GSP 不断超越。